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是改進作風的 “第一手術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亮麗名片。在中鐵十五局 “愛企業(yè)、講誠信、爭第一” 的企業(yè)文化引領下,我結合項目實際,緊扣作風建設核心,對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刻查擺,并進行了整改,現談幾點個人的體會:
1、文風會風不實不正:各部門起草文件存在 “穿靴戴帽” 現象,文件材料存在冗余化傾向,在起草文件時,過于追求全面,導致重點不突出,邏輯不清晰。例如在起草業(yè)務工作分工文件時,過多闡述背景和寬泛原則,卻忽略了關鍵的工作任務、步驟和責任分工,使文件實用性大打折扣,這與中央八項規(guī)定中倡導的 “短實新”文風以及企業(yè)文化高效務實的要求背道而馳。在會議安排上,存在缺乏科學性的問題,時間長、議題雜,無法形成有效決策。像某次工作例會,同時討論多個議題,因缺乏聚焦導致決策低效最終很多問題懸而未決,浪費了與會者的時間和精力,沒做到 “精簡高效”。?
2、基層減負任重道遠:部門協同機制缺位,減負政策各自為政,報表資料重復填報問題突出,基層項目重復勞動未有效根治;對形式主義問題缺乏系統研究,多以 “頭痛醫(yī)頭” 方式應對,只解決表面問題,出現什么問題就單獨處理什么問題,僅關注當下出現的癥狀或局部矛盾,因缺乏聚焦導致決策低效,未觸及深層問題。
3、調研實效亟待提升:存在 “盆景式” 迎檢思維,上級調研多集中于精心打造的固定點位,未能全面真實反映項目全貌,調研成果與基層實際需求存在溫差。這些問題折射出部分干部對作風建設認識不足、責任擔當弱化,必須以 “釘釘子” 精神靶向施治。
下一步,我將結合項目實際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深化長效機制:對現有整改措施進行梳理固化,形成《作風建設標準化手冊》,將 “短實新” 文風、“精簡高效” 會風等要求納入制度規(guī)范,實現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制度化。
強化文化引領:開展 “作風建設標兵” 評選活動,挖掘和宣傳一線員工中的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愛企業(yè)、講誠信、爭第一”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
實化責任擔當:將作風建設納入干部考核體系,加大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問責力度,推動各級干部主動擔當作為,以優(yōu)良作風保障項目安全、優(yōu)質、高效收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深化作風建設,將作風建設與文化建設深度融合,以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為指引,踐行企業(yè)文化要求。持續(xù)關注自身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加強與各部門、同事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同時,積極帶動身邊的同事,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樹牢“一盤棋”思想,做到堅守 “一條線” 底線,勇爭“第一流”業(yè)績,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和企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鐵十五局集團二公司副總經理、浙江片區(qū)項目負責人 黃偉
一、正視作風之弊,找準問題 “靶心”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必須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深挖細查。當前,項目部在文風會風、減負和調研等方面仍存在突出問題,集中表現為:1、文風會風不實不正:各部門起草文件存在 “穿靴戴帽” 現象,文件材料存在冗余化傾向,在起草文件時,過于追求全面,導致重點不突出,邏輯不清晰。例如在起草業(yè)務工作分工文件時,過多闡述背景和寬泛原則,卻忽略了關鍵的工作任務、步驟和責任分工,使文件實用性大打折扣,這與中央八項規(guī)定中倡導的 “短實新”文風以及企業(yè)文化高效務實的要求背道而馳。在會議安排上,存在缺乏科學性的問題,時間長、議題雜,無法形成有效決策。像某次工作例會,同時討論多個議題,因缺乏聚焦導致決策低效最終很多問題懸而未決,浪費了與會者的時間和精力,沒做到 “精簡高效”。?
2、基層減負任重道遠:部門協同機制缺位,減負政策各自為政,報表資料重復填報問題突出,基層項目重復勞動未有效根治;對形式主義問題缺乏系統研究,多以 “頭痛醫(yī)頭” 方式應對,只解決表面問題,出現什么問題就單獨處理什么問題,僅關注當下出現的癥狀或局部矛盾,因缺乏聚焦導致決策低效,未觸及深層問題。
3、調研實效亟待提升:存在 “盆景式” 迎檢思維,上級調研多集中于精心打造的固定點位,未能全面真實反映項目全貌,調研成果與基層實際需求存在溫差。這些問題折射出部分干部對作風建設認識不足、責任擔當弱化,必須以 “釘釘子” 精神靶向施治。
二、深化整改之效,筑牢作風 “根基”
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難在精準長效。我將以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為標尺,結合企業(yè)文化要求,從三方面推進整改:(一)聚焦會議效能,構建科學管理體系
推行 “議題預審 - 限時發(fā)言 - 效果追蹤” 管理機制。以公司會議為例,會前由各部門負責人提交需要上會的會議議題和資料,并嚴格審核,由組織部門預審后確定核心議題和重點,確保議題聚焦實際問題。會議中,嚴格限制發(fā)言時間,提高效率,實行10分鐘限時發(fā)言制,倒逼發(fā)言者提煉核心觀點;會議結束后,建立決策督辦臺賬,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jié)點,定期通報工作進展,跟蹤督辦決議執(zhí)行,確保會議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二)嚴抓文件質量,打造精簡高效文風
實施 “必要性審查——精準化起草——實效性評估” 閉環(huán)管理機制。起草施工方案細則等文件時,先由業(yè)務部門聯合評估發(fā)文必要性,再精準起草,明確關鍵內容,最后進行實效性評估,保證文件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文件質量和實用性,杜絕“為發(fā)文而發(fā)文”行為。在起草過程中直奔主題,詳細列明實施步驟、責任邊界和時間節(jié)點,避免模糊表述;文件執(zhí)行后開展效果評估,根據基層反饋優(yōu)化內容。(三)強化協同聯動,提升基層減負質效
針對部門壁壘問題,建立跨部門減負協調小組,統籌整合報表指標,如將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重復的施工進度數據合并采集,減少基層填報頻次;設立“基層問題直通車”,對形式主義問題實行臺賬管理,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領導,倒逼各部門從制度層面破解 “中梗阻”。(四)破除“盆景調研”形式,培育誠信擔當精神
面對迎檢點重復接待問題,堅決摒棄“盆景式”迎檢模式,制定 “調研路線動態(tài)化、點位隨機化” 機制,隨機抽取檢查時段、隨機選定檢查斷面、隨機訪談施工班組。既看 “精心培育的盆景”,也查“自然生長的野草”。同時,可將無人機巡檢與人工抽檢結合,構建“全時段+全斷面”質量監(jiān)控網絡,讓作風建設成為工程品質的硬保障。并建立調研成果轉化清單,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三、融合文化之力,厚植作風 “土壤”
融合“愛企業(yè)、講誠信、爭第一” 的企業(yè)文化精神,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僅是對工作作風的規(guī)范,更是提升工作效率、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有力保障??赏ㄟ^專題黨課、文化宣講等形式,引導員工認識到作風建設是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根基,破除部門利益至上觀念,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協同氛圍。將誠信理念貫穿作風建設全過程,嚴禁文件造假、數據虛報、迎檢作秀等行為,對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問題“零容忍”。同時以作風建設為引擎,推動項目管理提質增效,在進度控制上,提前完成關鍵節(jié)點的施工任務;在質量管控上,積極參評省級“平安工地”等榮譽稱號;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上,利用項目優(yōu)勢,研發(fā)新的施工工藝,并優(yōu)化方案,為項目降本增效提供助力,用實際成果詮釋 “愛企業(yè)、講誠信、爭第一” 的文化內涵。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賦能項目高質量發(fā)展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航電樞紐建設者,我們將以“釘釘子精神”持續(xù)深化整治成效,把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轉化為測量儀器的毫米精度,在常山江畔書寫新時代基建鐵軍的作風答卷。下一步,我將結合項目實際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深化長效機制:對現有整改措施進行梳理固化,形成《作風建設標準化手冊》,將 “短實新” 文風、“精簡高效” 會風等要求納入制度規(guī)范,實現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制度化。
強化文化引領:開展 “作風建設標兵” 評選活動,挖掘和宣傳一線員工中的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愛企業(yè)、講誠信、爭第一”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
實化責任擔當:將作風建設納入干部考核體系,加大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問責力度,推動各級干部主動擔當作為,以優(yōu)良作風保障項目安全、優(yōu)質、高效收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深化作風建設,將作風建設與文化建設深度融合,以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為指引,踐行企業(yè)文化要求。持續(xù)關注自身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加強與各部門、同事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同時,積極帶動身邊的同事,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樹牢“一盤棋”思想,做到堅守 “一條線” 底線,勇爭“第一流”業(yè)績,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和企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鐵十五局集團二公司副總經理、浙江片區(qū)項目負責人 黃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