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永登制梁場一次性通過國家鐵路產品生產許可證實地核查,正式拿到批量化、規(guī)?;a“準生證”,為后續(xù)T梁制、運、架打下了堅實基礎,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yè)對標世界一流企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蘭合鐵路永登制梁場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大同鎮(zhèn)跌馬溝村,占地面積約105畝,平均生產能力30片/月,最大存梁能力200片,承擔著蘭合鐵路引入蘭州樞紐工程標段內1座特大橋、6座大橋共計204片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預制架設任務
實地核查過程中,專家組先后對永登制梁場的工裝設備、原材料試驗、內業(yè)資料、人員配置、生產設備、技術文件、工藝方案以及簡支梁預制的各道工序進行了實地核查,并通過現場考核、調查提問等方式,對梁場員工的職業(yè)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做了現場測試。經充分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永登制梁場規(guī)劃合理,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源配置充足,各道工序施工規(guī)范,完全具備T梁預制持續(xù)生產的能力和條件,認定此次實地核查合格。
“為確保此次實地核查順利通過,永登制梁場全體員工嚴格按照鐵路工程施工生產驗收標準,對梁場人員配置、工裝設備、生產設施等方面進行仔細審查,對T梁預制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筑等關鍵工序及預制梁施工工藝、技術要點等內容進行重點把關,確保每道工序均按照設計標準進行,嚴格把控預制T梁成品質量。”項目經理李春楊介紹說。
同時,該梁場始終圍繞“智慧梁場、生態(tài)梁場、綠色梁場”建設目標扎實推進,認真落實“標準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支撐,通過梁場管理平臺,實現現場技術員、試驗員、質檢員和技術負責人等之間的信息流通,有效消除了施工過程中各要素之間不匹配造成的成本浪費,實現了梁場生產過程高效協同作業(yè),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施工作業(yè)的生產成本,永登制梁場正奮力朝著低碳化、循環(huán)化、集約化生產目標邁進。
蘭合鐵路建成通車后,將實現與蘭新高鐵、中川城際及蘭張三四線、中蘭客專的互聯互通,對構建西北至西南地區(qū)的快捷主干通道、加強蘭西城市群和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的聯系和區(qū)域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英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