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社會是所“大學校”,生活中處處有“課堂”。對此,我深信不疑。在我的人生中,有三堂課讓我刻骨銘心、永世不忘。
我出身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由于父母工作忙,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他們是我的“第一任老師”。雖然爺爺奶奶沒有多少文化,卻教給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吃飯不能掉飯粒”“零用錢要省著花”“遇見長輩要問好”“對待殘疾人要尊重,不能取笑”等等。記得兒時,我在院子里玩耍,看到隔壁家的母雞在奶奶家的雞窩里下了個蛋,便跑過去撿起來,高高興興地跑到奶奶面前表功,誰知奶奶臉一沉,嚴厲地說:“這是隔壁李奶奶家母雞下的蛋,趕緊送過去!”事后,奶奶教導我:“一個雞蛋吃不飽,一個名聲講到老。”奶奶的言行給我上了生動的第一課——不要貪圖小便宜,人的名聲很重要。
大學畢業(yè)后,我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女兵。當兵四年,在部隊這個大家庭里受到良好的“家風”的熏陶,使自己櫛風沐雨、百煉成鋼。服役期間,我在一次體能訓練中腿部扭傷,那段時間部隊領導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親因擔心我,特地趕來探望我,還給領導帶了大包小包的家鄉(xiāng)土特產,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領導見了,只是笑了笑表示感謝,禮品卻堅決不收,并認真地對我的父母說:“帶好兵、愛護兵是我們的天職,你們的女兒在這兒表現很好,請放心!”領導的一席話給我上了第二堂廉潔課——不收受人家的感恩禮品。
退伍后,我參加了工作,通過應聘來到兵團市政交通集團北新土木公司工作。工作期間,每當我思想有滑坡時,公司領導會主動找我談心,幫助我提高;每當重點節(jié)假日,公司對基層單位進行監(jiān)督檢查,持續(xù)“糾正四風”;公司還開設了廉潔小課堂,每月組織一次學習,加強警示教育,學習身邊違紀違法案例,引導大家時刻緊繃廉潔之弦。公司通過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動,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增強遵規(guī)守紀意識。這是國有企業(yè)大家庭給我上的第三堂廉潔課——一身正氣護黨風,兩袖清風做表率。
我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要學習的知識也很多,但是有家庭、部隊、企業(yè)“三堂家風課”為我的人生領航,我堅信,今后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踏實,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