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凱
五月的新疆天氣宜人,一抹新綠與雪山相互交映。坐在火車上,車窗外已是一片綠意盎然。從烏魯木齊到塔城的路上,一路上牛羊成群,綠草如茵,溪水潺潺,生機勃勃。田野、山巒、云朵都在眼前飄過,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中。窗外的風景和車輪滾動的節(jié)奏,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安逸和舒適。
“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隨著公司的項目到了塔城市,我有幸親眼目睹“偉人山”的風采。“偉人山”坐落在中國新疆塔城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兩境的邊界線上,在塔城市遠眺,巴克圖山極似毛澤東之臥像,頭枕西南,腳踏東北,尤其夕陽西下時的剪影效果,整體輪廓更清晰,形象更為逼真。一座偉人山屹立在眼前,形似而又神似,親眼看到的人無不感到震撼。“華夏千秋故事多,偉人光彩映山河。”一縷曦光劃破了黑暗,一輪日出映紅了東方。韶山?jīng)_里走出了一位指點江山的書生,橘子洲頭多了一個青年把文字激昂。
“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距離我們項目10公里處,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克圖口岸”,這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國門上的國徽威嚴而莊重,愛國情懷在此刻溢于言表。巴克圖口岸是“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從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到現(xiàn)代化的一類大陸口岸;從小規(guī)模、簡單化的口岸,到不分晝夜往返新亞歐大陸橋的客貨車輛;從簡易公路到高速公路、從單一外貿(mào)向區(qū)域經(jīng)濟,巴克圖口岸架起“一帶一路”經(jīng)濟帶中亞、中歐貿(mào)易橋梁,也被譽為“中亞商貿(mào)走廊”。以智慧為筆,以汗水為墨,在時間的畫卷上記錄赤子情深,在歷史的蒼穹下書寫中國騰飛。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稈兒壯,守望著北疆。”在1984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著名歌唱家閻維文把這首歌唱響了祖國大江南北,讓大家熟知了,最西邊的“小白楊哨所”,解放軍戰(zhàn)士保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聽當?shù)氐娜酥v,小白楊哨所設(shè)立于1962年,原名叫塔斯提哨所,2002年改名為小白楊哨所。上世紀80年代,哨所伊犁籍錫伯族戰(zhàn)士程富勝,回家探親將哨所官兵為國戍邊的故事講給母親聽,回部隊后帶十幾株母親送的白楊樹苗,叮囑他要像白楊樹一樣扎根邊疆,為祖國守好邊防。哨所官兵把樹苗栽在營房邊,由于這里氣候惡劣,風沙大,只存活了一棵。由于當時生活條件艱苦用水困難,戰(zhàn)士們將水積存下來給小白楊樹澆水,在戰(zhàn)士們的精心呵護下小白楊樹終于茁壯成長。1983年著名的軍旅作家梁上泉來到新疆采風,聽到了這個故事也被新疆戰(zhàn)士這種扎根邊疆,保衛(wèi)祖國的精神所感動,欣然創(chuàng)作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小白楊》。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小白楊哨所只是邊防事業(yè)的一個縮影,甚有千千萬萬名邊防官兵堅守崗位,駐守邊疆,維護著祖國的穩(wěn)定。走近界碑,才能真正讀懂邊關(guān);走近邊關(guān),更能感悟使命擔當。昔日的小白楊如今長成了參天大樹,成為一代代人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象征“忠于祖國,扎根邊防,甘于寂寞,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在這里續(xù)寫忠誠戍邊的光輝篇章。
塔城地區(qū)有著古老的口岸、神圣的國門、“158號界碑”及“偉人山”以及自然景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這里的天空藍的過分、花開的放肆、山花爛漫。身處大自然,可以使人煩心事統(tǒng)統(tǒng)打包丟掉,給內(nèi)心騰出一片純凈的空間,去裝滿爛漫的鮮花,讓生活處處芬芳。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主要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火車沿著鐵軌堅定地朝前駛?cè)ィ乱徽臼悄睦锘蛟S沒那么重要,真正迷人的,是窗外如電影般不斷切換的風景,每一幀都藏著未知的驚喜。天邊漸漸泛起新的橙色,讓人不禁覺得日落充滿希望。放慢匆匆的腳步,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都是溫柔的細節(jié)和美好的期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