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阿克蘇訊(通訊員 石先旺)當月光緩緩落下之時,龜茲古城仿佛被一層層波光粼粼的水光映照,當西伯利亞的寒風呼嘯而過,龜茲如同一個勇士般屹立不倒,是的,它要守護的不僅僅是一座城的文明,它所經(jīng)受的風霜又何曾不是它豐功偉績的證明。
漂泊的旅人,見不到它眼底的滄桑,歸家的游子,無法體諒它的悲涼。只有時代在默默聽著它的傾訴,它說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jīng)既忠實于梵文原意,又行文流暢,字句優(yōu)雅。它說張騫曾在這里駐足,聆聽民間音樂。玄奘西行時的筆記里,龜茲國"伽藍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俗螤栨毓殪莸臍堅?,戍卒用佉盧文刻寫的家書與佛偈層層疊壓,戍邊將士的鄉(xiāng)愁與僧侶的梵唄在月光下交織成網(wǎng),網(wǎng)住了絲綢之路上所有虔誠的足印。
而今十二木卡姆的旋律仍在葡萄架下流轉(zhuǎn),艾德萊斯綢映著姑娘們鬢邊的石榴花。庫車王府的琉璃照壁折射著古今光影,夜市升騰的煙火里,剛出馕坑的庫車大馕正飄散著兩千年前相同的麥香。那些被風沙打磨過的文明碎片,正在月光中重新拼合成璀璨的琉璃盞,盛滿永不干涸的歷史瓊漿。
為您推薦